轩轩挖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齐齐读qiq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据探子报…那藏香阁的殊丽姑娘被快活城的人带走了。”
听到这里,正在看折子的手停了下来,“殊丽?”
“殊丽,皇上,这个名字还是您起的呢,就是周太傅的幼女,官奴周晓晴啊!”
一旁尖嘴猴腮的太监大人,将手中的书信呈了上去。
一身黄衣的男子拿过书信,略微看了两眼便勃然大怒,“这快活王是谁?不但圈地建城、自称为王,如今还将念头动到了朝廷上?”
太监立刻上前扇风,“皇上息怒!这快活王不就是依仗着三王爷嘛!”
“朕这是倒想起来了”,男子放下手中的信,起身踱步,他便是改国号为‘开元’的元景帝,“前些日子国宴上还说起,皇兄提过他认识了几个江湖中人,说是颇和他脾性,相谈甚欢…可是这个快活王?”
“可能是吧”,太监也不确定,“三王爷不是说,他将自己的领地送给了什么武林人士,说不定就是这个圈地建城的快活王。”
三王爷近年来兵权在握,连连挫败了北方来犯的匈奴,不但封了爵位还大兴赏赐,不乏金银珠宝、土地官邸。
若是三王爷用了自己的领地赏人做城,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对方还称王……这个简直不可忍。
男子踢了跟在身边只会献殷勤的太监,“什么可能,这种事情还不给朕快去查?叫司礼监司正来见朕。”
三王爷善武,本就功高盖主,元景帝见匈奴势力庞大,只能一直隐忍。
尤其是在太后殁了之后三王爷越来越放肆,如今进宫在御书房外候着,也不会乖乖站着,反而招呼太监给自己拿座位,扇扇子,就像个主人一般自在。
这也难怪,当年三王爷随元景帝一起逼供东宫,若不是三王爷领兵压制住了大内侍卫,说不定如今龙椅之上的不是他元景帝、也不是三王爷、而是身份低位的俪贵妃之子。
但是如今三王爷越来越放肆,元景帝备感索瑟。
“哎呦”,太监假装被元景帝踢到在地,抬头看他面色凝重,知道兹事体大,自己一骨碌地爬起来跑去司礼监宣旨去了。
元景帝跨出御书房,一提脚往后宫走去。大白天就去后宫倒是头一遭,敬事房的小太监们远远地候在后宫门口。
“皇上,今儿准备去哪位嫔妃娘娘哪里去?奴才们好去通报一下”,小太监们谁都想领这个差事,无论元景帝去哪里,他们一通报嫔妃必定欢喜地给赏。
“不用通报,朕只是想去永宁宫看看“,元景帝挥了挥手,敬事房的小太监们众目相望,这个是什么情况?皇帝来后宫不是找妃子,而是看正在重新筑建的宫殿?
还是元景帝的贴身太监伺候得年岁长,能够猜到皇帝的心思,他一挥拂尘,同时也挥开了敬事房这些不懂事的小手下”,“摆驾永宁宫!”
元景帝登基后,他的母后成为太后,住所也从中宫皇后应住的景仁宫,迁居到了慈宁宫。
宫里的太监宫女也因此换过一波,现在在后宫伺候小主的人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永宁宫原名永寿宫,是先帝俪贵妃的寝宫。
当年先帝后宫嫔妃凋零,除了中宫皇后、还有从王府就成为侧福晋的齐妃,后封妃的也只有俪贵妃。
俪贵妃乃先帝下江南,亲自从江南带回来的美人,从此独享皇帝专宠,十年如一。先帝不曾再选过秀女进宫,而俪贵妃的俪字取意‘夫妻伉俪’之意,意为帝妃情深
。
后宫中人本就趋炎附势,中宫皇后所出的皇子,本应该是天之骄子,却因为俪贵妃之子主东宫,而备受冷淡。
元景帝绝不会忘记,永寿宫夜夜欢声笑语,景仁宫冰冷如窖,若非皇后之位因族家身份高贵无法撼动,否则断断也不会熬到现在。
所以先帝薨后,俪贵妃与幼女顷刻之间被皇后赐予死刑,永寿宫在那一夕之间被一把火烧得干净。
那一把火到底是皇后所放,还是宫人无意,元景帝并不想知道。那把火大约就像是他心中对太子之位的怒火、皇后对俪贵妃独享帝宠的妒火,终究因为东宫下位与俪贵妃死去而终结。
俪贵妃至死都没有埋入先帝妃陵,可想而知当年皇后对俪贵妃的恨是达到了某种程度。为了讨太后的开心,元景帝登基后,将永寿宫彻底拆除,原址重建,改为永宁宫……实际上是愿此事安宁的意思。
元景帝还是皇子的时候,打小就跟在他身边伺候的安太监,现在已经是大内总管,他自然摸得元景帝的心思。
元景帝到了之后,永宁宫的工匠已经退得干干净净,见皇帝要进去,安太监挥着拂尘让其他人都在外面候着,就连他自己也目送元景帝跨进永宁宫,未跟进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