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读

第十一章 出入

《南陈帝业》转载请注明来源:齐齐读qiqidu.org

齐太宁二年(562年)二月。

八公山下,淮河畔,淝水之滨,寿阳城。

作为那场决定了华夏南北两百年命运的淝水之战主战场所在,寿阳历来是南北两朝争锋的焦点之地。

正是因为历代兵家视此地为必争,北齐才将其东南最重要的军府,扬州道行台设在此处。

作为防备、进取南朝的前沿阵地,整个淮南的精兵锐卒,皆汇聚于此。

而统领这齐国南方数万精锐的人物,正是前梁末年的济时帅臣,现为齐国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位视从一品的大将王琳。

扬州行台府衙。

位视正二品的行台尚书卢潜,正与王琳对坐言谈。

二人相对的桌案之上,放着两个盛满豆浆的白瓷碗。

传闻这豆浆乃是汉时淮南王刘安所创,而寿阳正是淮南国故地,是以此物在如今的寿阳颇为常见。

卢潜饮了口豆浆,将王琳看罢的文书收好,方才言道。

“王公以为陈人请和之事,然否?”

王琳所任的扬州刺史虽然位在卢潜的行台尚书之下,但其骠骑大将军之职甚为贵重,是以卢潜言语颇为客气。

“陈人请和,不过诡诈之策。去岁陈主平定江南,今其后方安定,来日必定北图。”

王琳此语,却是将陈蒨请和背后的谋划,一言道破。

“王公所言虽有其理,然江南之地,毕竟疲敝,数岁之内,恐无力北图于我。”

“愚见,当与之和。”

“今陈人已与周和,陈主之弟亦将归国。陈主诸子幼弱,若其宗室交争,今虽和,来日我亦可乘其乱而取之。”

卢潜的回答可称滴水不漏,但其言语之间,却在暗示王琳,此时并非对陈用兵的最佳时间。

王琳岂会不知卢潜言语中的暗示。

只是他麾下那一干兵将,群情汹汹,时有南讨之意,却是由不得他不时时声言南征的。

他虽然善于抚恤将士,颇得人心,但这一切的代价,便是他在大局上被麾下绑缚,身不由己。

他只好继续言道。

“卢公之言虽善,然今琳麾下将士,军心正可用。此时若与陈人相和,琳恐来日,兵无战心矣。”

“不若罢其和议,琳自将兵取合肥,公则将兵向瓜步,江南事,必定也。”

王琳继续兜售着他的鹰派言论。

卢潜丝毫不为王琳之言所动。

自去岁先帝高演崩逝后,新继位的皇帝高湛数度致书扬州,令他约束步伍,勿要与陈人擅开边恤。

可这王琳倒好,不但不约束麾下,还纵容其军中将校出击陈境,以致于陈人屡屡增兵合肥,并使其右卫将军程灵洗移镇其中。

这导致如今扬州边防压力大增,不得不时常征发民夫巡边,民间亦因此多有怨言。

自己这个行台尚书,就这样被夹在皇帝旨意与跋扈边将之间,委实难做。

见王琳面前那碗豆浆丝毫未动,卢潜又饮了口自己碗中的豆浆,说道。

“至尊前时多有旨意,令我二人勿开边恤。王公麾下,时时违之。”

“今陈人请和,王公又不许,使我难作矣。”

“不若,移此国书入邺都,躬请陛下圣裁之。”

卢潜拱手向北,请出了皇帝的名头来压这王琳。

“卢尚书既有决断,今日又何必请我于府。”

王琳闻得卢潜言语,颇被激起了几分火气,是以言辞不再客气。

他知晓,若此国书移文邺都,按照如今这位新任皇帝的脾气,必然会与陈人和平。

而齐国一旦与陈人修和,则自己便会成为对齐国皇权的威胁。

届时被征入朝,自己恐怕便再无南征的机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擅长装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齐齐读qiq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宋小农民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海无名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臭县令朕怀孕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明末:边军不退谍战风云录:大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HP)Forgive大明风流清末土司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继兄不善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春枝缠我在异世界召唤大唐小说家最狂上门女婿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朕,剩者为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金玉满唐我家娘子太体贴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在水浒做奸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